一提到看牙医,很多人都会感到惧怕。有些人甚至宁可忍受牙齿的日夜疼痛,也不愿踏入口腔医院半步。25岁的田欣就是个典型例子,她自从乳牙换掉后,十多年来再也没有去看过牙医,如今除了两颗门牙,满口牙齿全蛀光了。
杭州口腔医院城西分院副院长王超铭表示,很多人对看牙医的概念,仍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,等到牙齿痛得受不了才去医院,其实这是不对的。
惧怕牙医十多年没看过牙
25岁的田欣才大学毕业不久,去年刚刚开始工作,是一家外贸公司的普通职工。认识田欣的人都知道,这姑娘平时身体不错,就是牙齿不太好,隔三岔五就喊疼,尤其是吃了冷的或者热的食物,疼得就越厉害。有好几次,她疼得半边脸都肿了,甚至因为牙齿疼,彻夜无法入睡。
但是无论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怎么劝说,田欣就是不肯去看牙医,每次都是自己找一些止痛片吃,或者拿冰袋敷,以此减轻牙痛。
原来,自从十多岁换完乳牙开始,田欣就再也不敢踏入口腔医院半步。因为小时候拔牙和治疗蛀牙的经历,让她感觉非常痛,尤其是钻头磨牙齿的刺耳声,回想起来全身就会起鸡皮疙瘩。这些不好的回忆影响她至今,以至于这十多年来,她宁可忍受牙齿痛,也不愿意看牙医。
前段时间,田欣的牙痛又犯了。往常都是单边牙齿痛,这次特别厉害,左右两边的牙齿一起痛,就像有把钻子从牙齿中间往牙根里拼命钻。吃止痛药、冰敷都不管用,疼得她直掉眼泪。可是尽管疼成这样,田欣依然不愿去看牙医,宁可忍受着牙痛。
到了第二天,田欣疼得整张脸都肿了,还发起了低烧,父母见状,由不得女儿任性,两人一起把女儿带到杭州城西口腔医院看牙医。
嘴里只剩两颗完整门牙
接诊的正好是杭州口腔医院城西分院的副院长王超铭,她对田欣的印象非常深刻。
“在口腔科门诊里,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惧怕牙医的患者。我们做过统计,在口腔科所有患者中,至少有20%以上的患者,对看牙医有着恐惧心理,可是像田欣这样的还是比较罕见。”王超铭副院长说,田欣来到诊室时,吓得浑身僵硬,整张脸涨得通红,额头上全是汗,根本就不敢抬头看,更不敢接近治疗椅。
“我让她把嘴巴张开,先检查一下,她怎么都不愿意,完全不配合。这样根本没办法检查。我看她实在太紧张了,就让她先吸‘笑气’。”王超铭副院长说,所谓‘笑气’,其实是一种氧化剂,化学名为一氧化二氮,是一种无色有甜味气体,有轻微麻醉作用,可以让人情绪镇静、放松。
吸完笑气后,田欣的情绪一下子平复了很多,开始慢慢配合医生检查。一张开嘴,王超铭副院长吓了一跳,田欣除了两颗门牙还勉强保持完整外,其余的牙齿全蛀光了,而且两侧各有两三颗牙齿蛀得特别深,已经无法保留,只能拔除。
制定诊疗方案后,田欣开始了漫长的牙齿修复道路,该治疗的治疗,该拔除的拔除。只不过配合“笑气”镇静后,慢慢不再抵触看牙医。
笑气镇静克服对牙医恐惧
王超铭副院长表示,很多人一提到看牙医,往往联想到口腔治疗时的疼痛感和不适感。他们对看牙医的概念仍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。其实,现在口腔治疗早已是今非昔比,无需再谈牙医“色变”。
“对于害怕看牙医的患者,吸‘笑气’后,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,更配合医生治疗。让患者忽略治疗期间的不适感。”王超铭副院长解释,虽然“笑气”有很好的舒缓情绪的作用,但是它不能代替麻药。不过现在麻药的效果比以前好多了,针头也比以前细,所以打麻药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到非常疼。
在治疗蛀牙时,往往需要用钻头将已经被腐坏的牙齿组织清除干净,有些患者对钻头磨牙齿的声音非常敏感,往往还没治疗,就先被这些工具给吓坏了,现在就可以选择用激光来代替。
王超铭副院长说,在牙科诊疗方面,数字化修复和种植通过计算机,能将口腔结构立体成像,分析出口腔的整体情况,并且根据这些精准的数据,制定出适合患者的口腔诊疗方案。口腔内所有的结构都能3D成像,治疗时能看到各个细节,这是以往传统的口腔诊疗所无法比拟的。
此外,显微镜在常规根管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,可以让医生观察到根管的细微结构,预防根管治疗的并发症,增加疑难牙病治愈的可能性。
●提醒
别到问题严重才看牙医
“当了多年牙医,我发现国人对牙齿的保护意识太弱,不到牙齿出现状况,基本上不会去医院。而老外,每年都会做一两次口腔检查。” 王超铭副院长说,每年定期检查口腔,能及时发现口腔问题,有效降低龋齿、牙龈炎、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病率。
王超铭副院长说,千万不要等到牙齿出现了严重问题,才想到来医院治疗,这时候其实已经晚了。要想牙齿好,就要使用正确的刷牙姿势,确保刷到每一颗牙。目前口腔医生推荐的健康刷牙方式为“水平颤动法”,简单来说,就是把牙刷压在牙齿和牙龈之间颤动。每次刷牙时间持续在3到5分钟。